书包网

第三十二章斗茶(第1页)

气死风灯被点上之后,夜色也就降临了。

这种灯笼叶安小时候在老家见过很多,也叫马灯或是船灯,后世用的是玻璃,此时用的是厚厚的纸张。

蜡烛点燃之后因为特殊的结构风吹不灭,所有得名气死风。

夜晚的阳城县稍有微风,王温的仆从已经在小亭子的四周罩上了蚊帐,若是没有这蚊帐叶安早就跑了,水塘边上的蚊子多的令人发指。

气死风灯的光芒非常微弱,弱到令人有些不安,在寂静的夜晚水塘的边上,蛙声的陪伴之下,这种不安被当作是了一种情趣。

王温两眼微微眯起闻着花香和茶香,整个人的气场都变得潇洒出尘起来,这种感觉很奇怪,根本描述不出,但他可以肯定的说这种气质在后世人的身上几乎从未见过。

这大概便是所谓的君子之风把?

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寂静安详,稍稍昏暗的灯光和水塘中飘出的莫名花香也充满了诗意,在这种环境下人的心灵可以轻松的被洗涤,被净化。

对于后世人来说这种雅致极少能够体现,在钢铁丛林的后世,你甚至都不可能在城市中找到这样的环境,乡野之中虽然可能会出现,但人心早已被物欲横流所腐蚀,吞噬。

有条件的地方不会做这种雅致的事情,没有条件的地方更不会去做……

虽然是斗茶,但说到底还是在点茶,这是相当灵活的,兼具灵活和娱乐。

可以两人比试技艺一较高低,也可以独个自煎、自点、自品,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,能唤来无穷的回味。

点茶与点汤在宋朝已经成为文人士子甚至是朝臣之间的待下之礼,其实无论是和叶安斗茶还是点茶,王温都占据了主导地位。

他是官身,叶安是白身,苛刻一点,说他是个流民都不为过,叶安在大宋任何一个州府都没有户籍。

以上待下,点茶便是最好的礼节,谁也不能说出一个不是来,所以玄诚子以斗茶做伐王温这个谦谦君子并没有拒绝。

唐时以煎茶法为上,用饼茶,经炙烤、冷却后碾罗成末,初沸调盐,二沸投末,并加以环搅、三沸则止。

();()  分茶最适宜的是头三碗,饮茶趁热,及时洁器。

相比之下点茶却是复杂的多的多,大抵也是因为唐朝的气氛和宋朝完全不同的原因吧?

唐人豁然,大度,热情,开放,如用煎茶一般炽烈,果断。

但宋人却更喜精致,力求完美,甚至繁琐,于是点茶便要复杂的多,也更为需要耐心,能沉心静气的人往往都是君子气度的,如此点茶便更适合宋人。

叶安坐在边上看着王温一丝不苟的点茶,心中却在想,宋时的君子和唐时的君子也应该是完全不同的才是。

点茶的步骤叶安清楚的很,煎茶的方法叶安也明了,相较之下他自然知道哪一种更为繁琐,当然也知道这两种茶都不好喝…………

王温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,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,然后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,同时用茶筅搅动,茶末上浮,形成粥面,单单是这个过程就看的叶安满脸抽抽。

老道看着叶安痛心疾首的表情,心中快意,显然这小子有更为高明的手段,正好可以通过斗茶观察一二,斗茶斗的不光是茶,还有品行,文采,手段等等。

其实,点茶就是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,点茶时,先用瓶煎水,对候汤要求与唐代是一样。

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,放入少许沸水,先调成膏。

所谓调膏,就是视茶盏大小,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,再注入瓶中沸水,将茶末调成浓膏状,以粘稠为度。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
本月排行榜
新书入库
热门小说推荐
我成了六零后

我成了六零后

只不过是去超市买个菜为何会来到了七十年代,还成了老娘最看不起的一个表姨妈,原以为来到七十年代会过青黄不接,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,幸好幸好,爷爷是老革命,奶奶是孙女控,爹爹是女儿奴,妈妈是刀子嘴豆腐...

红楼之幸福人生

红楼之幸福人生

接编编通知,周六入v,晚上会有万字更掉落,欢迎小可爱来戳哦如果时间能倒流,明熙绝对不会乱吐槽,再不济她也不会被判官忽悠,误入穿越部。她以为鬼公务员就是舒舒服服坐办公室,但其实是奔波在各个小世界兢兢...

惊!真嫡女把快穿女配虐哭了

惊!真嫡女把快穿女配虐哭了

甜宠打脸双洁上一世,素未谋面的真千金找上门,姜长宁才知道自己假嫡女的身份。aaaa  侯府众人也因为姜络进府对她的态度恶劣了起来。aaaa  姜母养不熟的东西,都是你害得我的阿络吃...

总管原名格蕾丝

总管原名格蕾丝

1842年的一个春天,格蕾丝苏醒于贫穷的伦敦东区。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二十几年,与在摄政时期生活的十几年,仿佛庄周梦蝶,让人难辨现实与虚幻。此时此刻,格蕾丝身处困境。母亲刚刚生下一对双胞胎,身体虚弱,父亲也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